洋三资讯
NEWS
洋三所举行《建设工程质量纠纷裁判指引》学习分享会
建设工程质量纠纷案件一直是司法实务中的难点与痛点。一方面,工程质量纠纷往往涉及工程技术问题,具有较高的专业门槛,裁判者在查明案件事实方面存在诸多障碍。另一方面,在查明质量问题时,质量问题的因果关系、修复方案以及修复费用的确定,可能分别涉及质量鉴定、设计鉴定及工程造价鉴定。这使得纠纷解决更趋复杂,对裁判者在庭前准备、庭审驾驭、归纳争议焦点、案件决断、裁判文书制作、调解等各方面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。
而对于当事人、代理人、鉴定人而言,能看懂各方的专业术语表达、理解各方的思维方式,是积极有效行使用诉讼权利的重要基础,也是提高裁判文书公信力、增强职业共同体互信的重要基础。因此,总结一套适用于工程质量纠纷,特别是适用于新时期工程质量纠纷的裁判规则迫在眉睫。
《建设工程质量纠纷裁判指引》(以下简称《裁判指引》)日前由法律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,该书是由一群长期办理建设工程纠纷案件的泛职业共同体成员,耗时近一年半,对建设工程质量纠纷的实务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全面、系统的梳理、归纳、总结,通过集思广益,反复推敲,完成的专业复合型、实务型专著。该专著的作者成员,也就是这批泛职业共同体成员,包括专业造诣深厚的法官、前法官、律师、鉴定人、仲裁员、仲裁机构代表和企业法务,他们均是各单位的业务骨干。
该著作力图实现法律与技术的结合,并勇于尝试,弥补了国内工程质量纠纷领域的研究空白。力图作出新的尝试,以期实现法律与技术的相融,为更准确、更高效地解决建设工程质量纠纷提供有效思路参考。《指引》的出版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纠纷领域的空白。
该著作全书近70万字,专业实用性、复合性强,可作为从事建设工程领域法官、仲裁员、律师、法务、鉴定人员以及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工作人员的工具书,也可作为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的参考书,还可作为高校法学教育研究的参考文献。
《裁判指引》分为上篇、下篇及附录。其中,上篇共八章,系统梳理了建设工程质量纠纷所涉及的普遍性问题与一般处理方法;下篇共十一章,针对不同类型工程的特点进行具体演绎分析;附录包含建设工程质量纠纷领域的常见工程术语、常见建设工程质量标准汇总表,以及建设工程质量纠纷数据统计与分析三个部分。
上 篇
第一章 建设工程质量概述003
第二章 建设工程质量标准及质量评价025
第三章 建设工程质量纠纷常见诉请及请求权基础057
第四章 建设工程质量的举证和查明127
第五章 建设工程质量纠纷鉴定167
第六章 建设工程质量问题的技术成因与责任认定220
第七章 案件决断262
第八章 建设工程质量纠纷疑难复杂问题专题304
下 篇
第九章 桩基工程361
第十章 基坑工程372
第十一章 地下室上浮385
第十二章 钢结构工程393
第十三章 钢筋混凝土412
第十四章 混凝土预制构件428
第十五章 装饰装修工程436
第十六章 建筑防水工程454
第十七章 建筑幕墙工程466
第十八章 外墙饰面砖工程480
第十九章 道路桥梁工程488
附录一 与建设工程质量有关的常见工程术语507
附录二 常见建设工程质量标准汇总表524
附录三 建设工程质量纠纷数据统计与分析540
该专著的作者成员如下:
召集人
周利明 北京天同(上海)律师事务所高级顾问
谢 佑 浙江省舟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
成员(以姓氏拼音为序)
陈鸣飞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信息建筑业务部专家
程 浩 山西省晋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
郭秀桂 广东洋三律师事务所律师
黄百隆 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管办副主任
黄 伟 北京市天同(重庆)律师事务所合伙人
黎 明 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民四庭员额法官
林 丰 厦门仲裁委员会二级主办
李子昂 石家庄仲裁委员会业务一部副部长
林 竹 广东省湛江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
刘 瑾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助理
刘育民 中电投工程研究检测评定中心有限公司司法鉴定所所长
鲁 宏 北京植德(上海)律师事务所合伙人
吕莉莉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
马德云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司法鉴定中心主任
曲笑飞 北京国枫(上海)律师事务所合伙人
任劲松 贵州省仁怀市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
尚学伟 江苏拓嘉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
孙 傲 腾讯科技(深圳)有限公司高级法律顾问
王 画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人民法院民一庭员额法官
王 剑 江苏良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
吴永定 常州仲裁委员会仲裁事务一处处长
项昭亮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
解学锋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员额法官
谢瑜昱 国家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检测院副院长
杨劭禹 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助理
杨唐全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
袁海兵 上海建纬(南宁)律师事务所主任
张 凯 安徽省固镇县人民法院院长
者丽琼 香港置地中国区法律服务中心法务经理秘书
项 平 上海仲裁委员会上海建设工程仲裁院法律顾问
曹菁菁 北京天同(上海)律师事务所律师助理
参加首次线下讨论会的作者团队(2021年9月 上海仲裁委)
以下是调研过程中的部分底稿片段: